通道新闻网讯:双江镇辖16个村,3个社区居委会,境内有209国道通过,全镇人口5.8万人。该镇在实施“农村清洁卫生工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紧紧把握“和谐”这条主线,有力地整治农村“脏、乱、差”现象,全镇面貌焕然一新。
建全机制,加大投入
为了搞好 “农村清洁卫生工程”,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高村民文明素质,该镇党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从各村保洁人员的人力配备,保洁工具及硬件设施建设,群众宣传工作的开展,到实施清洁工程监管等方面都做了扎实部署。“农村清洁卫生工程”在全镇全面开展后,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印发了3000多份《至全镇村民一封信》下发给群众,与各村、组、户签订责任书,出专栏,挂横幅,使宣传工作深入人心。二是建立严格的领导包片和干部包村责任制,发现问题直接找包片领导和干部,责令限期整改。三是配齐人员,建好设施。平均每个村配备保洁员5名,分路段配置垃圾桶,修建焚烧炉,设垃圾处理点,解决了清扫、拉运、倾倒、填埋各环节问题。四是搞好“三清,四改”工程。近年来,累计改厕300多个,硬化道路30公里,改栏50多个,拆除不雅搭建物60多处,清障30多处,河沟池塘整治40多次。五是健全制度,严格奖惩。制定了保洁员管理办法,就保洁员条件,工作量,工资待遇,奖罚标准做了明确规定,使村民干事有目标,学习有榜样。
干群联动,彻底改变
“镇干部天天上门宣传,又是自家的事,再不搞都不好意思了”,这是寨上村村民吴文锋望着驻村干部发出的一番感叹,没有群众的支持,城乡清洁工作可以说是寸步难行。侗家人是一个非常讲感情的民族,能不能在工作中把群众发动起来,关键看是不是深入基层去交流了,是不是带头做表率了。城乡清洁工程开展以来,在镇领导的带动下,镇干部多次扛起了扫帚,挂上笑容,带上思想,走上大街,深入农村。多少次是干部职工们在烈日底下挥洒汗水,多少次是在严寒冬日的鼓楼里,干部职工与群众围着火堆交谈。他们以朋友的态度向群众们耐心诉说清洁工程对通道发展的重要性,以干部的身份向群众做起了表率。芋头村,红香村,烂阳村,上团村,琵琶村,吉利村及时更改“侗款”(侗族村寨根据自村情况,由村民集体研究自制的一种规范村民行为的款约),将农村清洁卫生工程列入“侗款”,一些“侗款”规定哪家卫生搞不好,全体村民上他家杀猪吃饭。以此提升村民文明卫生行为。在这种全民参与的氛围下,村干部、村党员、年轻的劳动力陆陆续续都行动了起来,慢慢形成了全镇上下联动、人人动手的良好局面。
注重保洁,巩固成果
“只打扫不保持,等于没有清洁。”镇党委书记杨通朗说。为了调动各村村民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村民卫生意识、责任意识,该镇实行严格的奖罚制度。对表现突出的村,镇政府按季度表彰。各村开展季评比制,评上的“挂清洁卫生户”牌子,实行流动性管理,下一季度若评不上了,户主自动摘下牌子送到新的清洁户家中。209国道从塘冲村穿插而过,保洁工作量大,尤其在路面拓宽后,对保洁工作更是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村支部书记杨秀洪和村主任吴勇党就在这样的挑战中,更加尽职尽责的干着自己的工作。经常带头拿着铁钳沿公路夹垃圾,每天检查卫生,看着保洁员忙不过来的时候常常蹬着自家的三轮车,收集、倾倒垃圾。他说:“村干部不止要带动村民搞好经济建设,还要带领村民搞好自家的卫生,这样才能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据了解,该镇城郊村配有垃圾斗、垃圾中转站、移动垃圾箱,村民将垃圾放在自家门前,然后由保洁员收集倾倒。吉利村村民杨再高感叹到:“我们过的和城里的市民一样,现在垃圾每天有环卫部门的工作人员及时收走,村道比以前干净多了!”。现该镇16个村中,有3个村获市级卫生村称号,1个村正申报省级卫生村,芋头村2007年被评为首批中国景观村落,红香村今年被评为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烂阳村于2010年被评为怀化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如今的双江,村道干净整洁、碧树成阴、河道通畅、流水清澈……靓丽的侗族村寨被越来越多的群众喜爱,“看着顺眼、走着舒心”是村民们发自内心的感叹。
来源:通道新闻网
作者:吴莎 彭备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m.tongdaonews.com/content/2012/08/20/8354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