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乡的呼唤
通道新闻网讯:山高路陡、地贫水寒的自然条件,村民仅以种田养家糊口,生活十分困难,加之交通不便这里的苗胞子女求学之路非常艰辛。村上一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校,粮仓、鼓楼、草棚都是孩子们的教舍,教舍破烂不堪,每逢阴雨天只能休课。然而在这样破烂的教舍之中却有一个坚强、负责的代课女教师,她用肩膀扛起了教乡孩子的教育——她就是王成霞。
1997年,王成霞成为了当时村里唯一的一个女孩初中毕业生。她深感到求学路途的艰辛,看到村里由于偏远没有老师愿意进村任教,于是她下定决心留在村里教书,17岁的她就当起了村里第一个年轻的女代课老师,肩负了全村48位学生、三个年级的全部课程。既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她的成绩总是排在全乡前列,本学期她教的一年级语文数学考试成绩又排在全乡第一。全村人对她的教学都交口称赞。
12年的教书时光一晃而过,当年豆蔻年华的美丽姑娘,也变成了中年母亲,然而大儿子吴团敏一直是她的一个心病。当年为了不担误学生的学习她怀孕期间坚守岗位,由于家里经济困难、时间紧王成霞未能及时到医院待产,结果在家里分娩时处理不当导致孩子脑部受损,如今九岁的孩子还不会说话、不能行走。没钱上医院治疗,又想让孩子和正常孩子一样受到教育,王成霞自创了捆绑式教学法,每当她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儿子死死的绑在木板上,让他一起上课。孩子一绑就是40多分钟,绑久了孩子原本畸形的双腿会疼痛不已,王成霞就利用课间时间给他稍稍按摩,然后再把孩子绑着继续上课……儿子吱吱呀呀的声音,都是对她最大的鼓励。
入夜了,睡前王成霞还要给孩子洗澡做按摩,一个多小时的按摩和自学而来的康复运动,都会让她大汗淋漓,孩子睡觉前还得穿上矫正鞋,这双不合脚的鞋子还是吴团敏4岁时在北京治疗是一个好心人送的,如今想为孩子换一双新的鞋子,却无能为力。
即便夜里她因不堪重担偷偷哭泣,但是天一亮她又精神抖擞的把精力投入到教学之中。从教乡到新丰,需爬上千米的大山,王成霞每周须往返爬个来回。营养餐、作业本、办公用品等等都得考她用双肩一一担回去……即便这么辛苦,王成霞也没有后悔她做村级代课老师的选择。
2012年秋,幸得“北京自由天空”支教志愿者共筹款7万元,县教育局拔款5万……历经2012年一个冬天的紧张运作,一幢漂亮的砖房校舍在此落成了,有了它,苗乡的孩子和家长再也无需担惊受怕了,苗乡的孩子再也勿必整天挪窝了,苗乡的日子从此有希望了。
王成霞,这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用她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用一名普通代课教师及伟大女性的无私奉献精神,谱写了教师的尊贵和光荣。
来源:中国通道
作者:禹青林 吴启荣 石世忠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m.tongdaonews.com/content/2013/07/12/8352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