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通道着力打造基层党建“升级版”
2015-07-24 10:25:48 字号:

  绿色侗乡党旗红,科学发展谋新篇。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通道严格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总体要求,突出强基层、打基础、促改革、谋发展,不断引领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打造全县党建“升级版”。

  从严落实责任 强化主业意识

  按照“书记抓、抓书记”的要求,坚持从严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的主业意识,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领导带头,示范落实。县委常委会坚持定期研究党建工作、常委定点联系指导,示范推进全县党建工作开展。今年先后3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全县基层党建工作,解决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县委常委每人联系1个乡镇、1个后进村、1个非公企业和1个重点项目,深入联系点、扶贫村开展调研146次,协调解决党组织设置、党员培训、产业发展等难题360多个。

  建强队伍,形成合力。配齐了21个乡镇党委副书记和专兼职组织员;从农村致富能手中选举了158名优秀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从31名大学生村官中选举了4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从县直机关中遴选了50名优秀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通过选优配强各级党建工作领头人,推动党建工作责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完善制度,强化规范。推行《关于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三十条意见》等“1+6”制度,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体系;完善县、乡、村三级“联述联评联考”机制,按照“一体四化”述评模式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定出台《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全面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的意见》等村级管理制度,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

  突出问题导向 夯实基层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近年来,我们坚持聚焦基层,把握难点,突破重点,统筹各方资源,积极改善基层条件,提供坚强保障。

  基层保障全面提升。投入5000余万元实施乡镇“六小一中心”项目707个,改造升级全县40个村级活动场所;投入105万元建成30个村级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点。投入460万元,将每村运转经费提高了1万元,落实每村村级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9000元。将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基本报酬分别提高到700元/月、630元/月,离任村主要干部生活困难补助提高到150元/月,统一购买了村主要干部人身意外保险。

  集体经济稳步发展。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整合发改、农口等部门资金3000万元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按照五年消灭村集体经济空白村的要求,制订了242个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探索了合作社参股经营、特色产业发展、土地集中流转、集体资产出租、创办服务实体等5类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推动了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目前,全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0万元的达61个,村办合作社67家,村集体产业示范基地145个,集体经济空白村比例大幅降低。

  基地引领成效明显。依托万佛山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建立党员培训基地、“一人学一技”基地,以定单培训的方式,面对面、手把手开展技术指导和科技示范,带动2000多农户参与生态农业产业开发,建成了红茄、生姜、百合等十大产业化基地。依托湖南大学“新通道”侗文化推广研究基地,对农村党员进行侗锦织造技艺培训,拓宽了党员群众致富渠道。

  注重实践创新 打造服务品牌

  改革创新是党建工作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我们注重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不断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切实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组织设置顺形势。围绕建设坚强堡垒,积极探索县内外组建、跨省联建、村社共建等模式。在坪坦乡高步三个村成立了高步侗寨党总支,实现了党员联动、村务联议、产业联兴的目标;在深圳市成立了县溪镇驻深圳流动党支部,在北京、广州等地建立20多个流动党员联络站,搭建了流动党员就近服务群众的平台;在甘溪岭冲村与三江林溪乡林溪村联合成立了湘桂联合党支部,有效解决两地党员工作难协同、活动难组织、作用难突显的问题;推进20个专业合作社与村党支部合作共建,共同带动产业发展,致富周围群众。

  党员教育重特色。针对流动党员多的特点,运用“商务领航”平台,建立流动党员微信平台,架起了流动党员了解家乡、服务家乡的桥梁。发挥民族文化优势,把党的政策理论和惠民政策,编成侗歌、侗戏、哆吔、琵琶歌等,使党员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教育,得到提升。结合群众喜欢到鼓楼聚集的特点,设置了鼓楼远教站点,及时地把党的政策和科技知识送到党员群众面前。同时,还开设了远教课堂,建立了远教影院,深受党员群众欢迎。

  服务群众零距离。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党群、民政、计生等9大服务窗口,承接简政放权8大类50项服务;把代办点、说事点、远教点三点合一集中放在鼓楼,更加便捷地为群众服务;推行村干部坐班服务,242个村每天安排一名村干部轮流坐班;推行代办员上门服务,让残疾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等享受优质服务。深入开展“三联七到户”活动,通过推行“1+3”便民工作法,走访群众8万余户,解决实际问题3000多个。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实现了服务网络建设全覆盖。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全面落实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率先在全县乡镇设立纪检监察室,成立村级纪检组和村务监督委员会;设立侗、汉语“双语”播报平台,定期播报党务、村务、财务“三务”等村级重大事项。

  风正济时,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尚需策马扬鞭。在鲜红的党旗引领下,通道,这个生态之乡、绿色之城、红色之地,将随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不断创新与实践,谱写出中国梦更加美好的通道篇章。

 

 

 

来源:中国通道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