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兰凤,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人,全国人大代表。她立德树人、助人为乐,是学生、家长、教师的良师益友,也是通道县贫困山区的爱心牵线“红娘”。
蒙兰凤在教育这方沃土上勤奋耕耘了32个春秋,已担任14个年头的校长,一直以来,凭着正直的品格和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赞誉,曾先后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南省特级教师,先后当选为九届、十届、十三届湖南省人大代表和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优秀事迹先后在《中国教育报》、《湖南教育》等刊物上刊登,得到党和国家三代中央领导的接见。她敬业奉献的精神、助人为乐的事迹在侗乡大地广为传颂。
三尺讲台绎真情
1986年,蒙兰凤从芷江师范学校毕业后,走上了三尺讲台,谱写了一曲32年坚守的乐章。
对于教育,蒙兰凤满腔热情:她潜心钻研教学,为的是改变贫困山区落后的教育状况,她有一个送教下乡的传统,一送就是十几年,全县21个乡镇就有18个留下了她支教的足迹。说起这个,还不是她的分内事,她为什么要坚持呢?蒙兰风说:“我就是希我们所有的侗家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这也是我作为一个人民教师的责任。”为了承担这一责任,她走过了多少风霜雨雪和坎坷泥泞。有一次,她去坪阳乡坪阳中心小学送教,早晨六点就搭上去桂林的车,中途下车,离目的地还有十几里山路。山上雾蒙蒙的,路上没有一个人。那是一条黄土路,刚下过雨,她穿的鞋子上沾满了大团大团的泥巴。她艰难地向前迈进,走一会儿就把脚伸向岩石,让鞋子抵住岩沿刮掉泥巴,脚才显得轻松些。就这样,她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后来邮局送邮件的车经过时她挥动手臂,司机停车后,听到她是送教的,把她送到了目的地。许多年送教都是这样度过的,山道上,黎明静悄悄,她大步流星地走着,这已成了山间一道固定的风景线。她把她积累的教学经验传遍了侗乡的村小。
对于学生,蒙兰凤的爱更是无微不至:李晶晶是蒙兰凤在通道一完小工作期间一名家庭情况非常特殊的孩子,李晶晶的母亲精神失常,害怕与人接触。因为母亲生活不能自理,孩子的父亲只能靠拾荒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衣不遮体,食不饱腹。蒙兰凤在了解情况后,主动找到李晶晶,承担了他学习上的所有费用,并求助好心人,帮助这个艰难的家庭,一家人才终于有了一个由开放车库临时改建的“家”。每逢天气变化,蒙兰凤就会带李晶晶去购买当季衣物。一次,天气突然转寒,躺在床上准备休息的蒙兰凤给自己添被子时,突然想到住在简陋房子里的李晶晶一家是不是更冷,她立刻穿上衣服拿了床被子往李晶晶家送去,当她走进郭晶晶家,看到蜷缩在一起的一家人,蒙兰凤眼泪夺眶而出,将温暖的棉被盖在了他们身上。因为蒙兰凤的不断关怀,不能识人、见人就打的李晶晶母亲竟然对蒙兰凤说了一句话:“你是学校的老师,你是好人!”一句并不连贯的话,再一次让蒙兰凤泪流满面。
蒙兰凤出众的实力以及她在三尺讲台上的满腔热情与辛勤耕耘,摘得了“特级教师”的桂冠。
肩挑责任爱同行
2005年,蒙兰凤被任命为通道县一完小校长,一跃变成了鼎鼎有名的“特”字号校长。角色变了,她更加感受到自己作为教育者的重大责任。夜深人静时,蒙兰凤陷入了沉思。随着思考的深入,她心中的目标渐渐清晰:要让一完小成为“培养青年教师的摇篮”。蒙兰凤本就不是“独善其身”的人,她认为“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还是一线教师的时候,她不仅自身业务过硬,还用自己的行为去带动和影响周围的人;现在,她更是把培养青年教师放到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心。从那时候起,校园里多了一条与蒙兰凤形影不离的小板凳。她带着这条小板凳频频走进老师的课堂,碰到问题,她中肯地提出建议,与上课教师共同探讨解决的对策,发现精彩,她毫不吝啬地竖起大拇指,甚至还当场请教,再把精彩分享给其他教师;她带着这条板凳参加每期一次的教学赛课,赛课时,往往都是蒙兰凤最兴奋的时候,因为她知道,又有几个新人将脱颖而出,一完小的教学质量将更上一层楼。侗家的孩子需要别开生面的教学,需要智慧的教学。每每赛课现场想起这些,蒙兰凤的笑容格外灿烂。
2015年8月,蒙兰凤从工作了十多年的县一完小调到新建的礼雅小学任校长。接过这副重担,她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新学校办出特色,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她变压力为动力,虚心请教教育界老前辈、老领导,借鉴经验,聆听教诲;阅读大量管理书籍,梳理办学思路;走近教师、学生家长掌握情况,倾听心声……经常加班熬夜,积劳成疾,却无怨无悔。
蒙兰凤认为,努力工作是一种责任,关心同事也是一种责任。有个女老师刚调过来,加上刚刚买了房子,经济比较拮据,孩子又小。蒙兰凤到她家串门时,发现她家的电饭煲旧得不能再用了,有时还不来电。蒙兰凤回转身去商店买了一个三百多元的电饭煲送给这位老师,又怕她不要,只好说家里多了一个。学校同事杨良军的爱人患高血压,蒙兰凤每次碰到他都要问,嫂子怎么样了。一次,她看到一个治疗高血压的药方,马上就推荐给杨良军。同事因感冒而浑身酸痛起不了床,她知道后,送来一碗姜汤……
爱心“红娘”一线牵
在侗家的山山寨寨里,大家都知道蒙兰凤不仅是通道县的名校长,还是爱的传递者。1997年,蒙兰凤当选省人大代表之后,“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要为人民”就成了她的座右铭。她认为,要改变通道县这个贫困山区的面貌,仅仅依靠自己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她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当起了爱心“红娘”。
通道县临口镇杏花村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人均收入不足500元,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村。村前河上的吊桥,发洪水时被冲毁,村民外出、学生上学极其不便,遇到山洪,村民只能在岸边叹息,学生在家休学。2005年,蒙兰凤到临口镇进行调研,路过杏花村,了解到这个情况,当即嘱咐村长写一份建桥报告,她决心利用近期到省城开人大会的机会,争取建桥资金。当报告送到她手中时发现报告写得很不规范,背面竟然还有几道数学题,但此时返回重写盖章已经来不及了,情急之下,她找来小刀一点点将报告背后的涂鸦刮掉。同室代表笑她:“蒙代表,不要忙活了,这样的报告是送不掉的,还是下次再递吧。”“不能再等了。”在递交材料时,她一边呈上报告,一边掏出杏花村垮塌的吊桥和村民出行“跳岩”的照片,认真向相关部门介绍情况,在她的努力下,这份不规范的报告得以批准,省里拨款30万元,成就了杏花村乡亲们建桥的夙愿。这些年来,她充当着爱心牵线“红娘”,为通道偏远农村修路架桥、改建饮水工程等争取资金1000多万,为薄弱学校联系建设资金200多万元。
2008年,蒙兰凤当选上全国人大代表之后,她借这个平台结识的人脉,共为600名寒门学子联系了资助款30多万,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圆了大学梦,其中有张干琛、杨忠纯等优秀学子考上武汉大学、人民大学等。她还时常抽时间深入学校、村寨走访受助学子,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组织雷锋志愿者小分队,为他们义务辅导功课,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蒙兰凤觉得,她的根在教育,侗家孩子善良的眼睛连成一片,那就是她的沃土。如今,她一如既往地为侗家人办实事、做好事,既是侗家人的老师,亦是侗家人的朋友,还是侗家人的爱心“红娘”!
来源:怀化市文明办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m.tongdaonews.com/content/2018/10/17/8339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