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用上了安全的饮用水。
初冬时节,走进高村镇黄连冲村,感受到的是满满的生机和活力,这与扶贫工作队刚来驻村扶贫时的景象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队长,感谢你们扶贫工作队为我们争取资金,拉通了这条进山路,现在山上的冰糖橙直接可用车子托运,再也不用肩挑手提了!”走到该村6 组,种植户莫红付正在用车子托运冰糖橙,见到扶贫工作队队长刘明云到来,他立马停下手中的活,向刘明云表达感谢。往年将冰糖橙运下山只能走山间小道,还不安全,现在大路一条,方便又轻松!
一条条新修的水泥路通往全村各组,一根根水管将清澈的井水送到各家各户,一栋栋新房正在集中安置区内加紧施工修建,一片片柑橘园内黄澄澄的冰糖橙缀满枝头丰收在即……
“当时,我进村扶贫的时候,满眼都是贫穷,全村很多木房子,很多断头路,通组道路还是泥巴路,进了村手机连信号都没有!”刘明云回忆起2017 年3 月刚进村时的景象依然很惊叹,离县城那么近,还能这么穷!
黄连冲村位于高村镇境内,离县城5 公里,全村面积2.5 平方公里,辖8 个自然组、368 户1528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7 户523 人。自2017 年起,由怀化军分区牵头共同帮扶该村脱贫,计划2019 年脱贫出列。
据该村支部书记向玉学介绍,黄连冲村多山地,村域面积广,村里耕地面积只有669亩,而林地面积达到8756 亩,发展的先天优势不足。“靠山吃山,全村发展林果面积达到2350 亩,种有冰糖橙、奈李、枇杷等多种水果,但交通不便严重制约村里的发展。”
“我曾看到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婆婆用背篓装着采好的冰糖橙一点点往山下运,步履蹒跚,我的心情很沉重,就因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才让这里如此贫穷。”刘明云说,进村后他们一直在致力于改善该村的发展条件,从行、住、吃、通信、网络等方面改变该村落后面貌。
据统计,自从进村开展驻村扶贫以来,扶贫工作队积极向上争取扶贫项目和资金,通过财政投、后盾单位捐等多方式筹资,先后拉通硬化了8.8公里通组公路,对入村 4.9 公里主道路进行提质改造;接通自来水管,解决了全村15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建成 1 个信号塔基站,使全村手机信号全覆盖;新建占地面积 600 平方米的村小学,让村里学生家门口就能就学;建成 1200 平方米的村级文化广场,村民有了自己的百姓舞台……在80岁的村民向玉钦家中,他正在使用自来水准备做中午饭。“现在水龙头一拧,自来水就哗啦啦地流出来,洗衣做饭都方便!”向玉钦对于通自来水这件事夸赞不已,他说以前都是挑水喝,要走几百米,水很浑浊,现在干净自来水直接接到了家门口,真好!
通路通水通信号,建房建校建舞台,基础设施完善了,产业发展也不能落后。
“我们村种有大面积的冰糖橙,年产量达到100多万公斤,是全村的主导产业!”村支部书记向玉学介绍,现在拉通硬化了通组公路,收购的汽车可以开到家门口装运冰糖橙,再也不会出现因运输不便烂在地里或者家里的情况了,直接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
黄连冲村发展条件不好,该村就采取“飞地”模式,利用16户贫困户贷款90万元的小额信贷,委托麻阳锦和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在高村镇绿溪口建立了35亩的草莓观光采摘园,每年保底分红 13 万元。去年,就实现了受益分红。
2017年12月,该村成立了黄连冲村种植专业合作社,与麻阳云山果苗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股份合作”的利益联结机制,共投入扶贫资金 130万元在该村建立了120亩富硒红心猕猴桃产业园,目前果树长势良好,预计2020年可产生效益。
“除了这些产业项目外,我们还借助12户贫困户的60万元小额信贷资金,建设了 64 千瓦光伏发电工程,按照村集体占总收益的 15%,贫困群众占 85%的比例进行收入分配,在带动贫困群众脱贫的同时,也发展村集体经济!”刘明云表示,希望通过发展产业,建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让村民能长久受益!
“以前,黄连冲村的村民生活苦,现在终于好了!”村民向玉北说,自从驻村扶贫工作队来了后,村主道宽了,通组公路硬化了,饮水安全放心了,文化生活丰富了,人均收入增加了,每个人都觉得生活更有奔头了!(本报记者 滕典典 通讯员 李光 滕珊珊)
【记者手记】
小山村的变化,感受最深的就是祖祖辈辈都住在这片土地的村民们。
一条路,几根水管,一排路灯,一栋新房,几个小广场……做的事情看似简单平常,却能让老百姓得到最直接的幸福感:我们黄连冲不苦了!
务实,肯干。这是村民们对驻村扶贫工作队最普遍的“点赞”,也是最高的评价。采访中,这些人中不善于表达的多,倒是村民们说起工作队的工作来,争着你几句我几句,大半天都还没讲完。
这种鱼水之情的情感建立,沉淀着时间的考验,也深深扎根于黄连冲这片土地上,结出的果实想必也是跟黄澄澄的冰糖橙一样甜吧。
来源:怀化日报
作者:滕典典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m.tongdaonews.com/content/2018/12/24/8338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