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新闻网讯:“木是树木,脚是落脚,木脚村的意思就是所有树木都能落脚的村子。” 通道县万佛山镇木脚村党支部书记吴菊凤说,“我们木脚村的共享农场现在很受欢迎,城里的上班族到农场租块地,平时交由村里管理,周末或节假日就带上家人或朋友来‘种菜’ ‘偷菜’,当‘地主’,是一种很新鲜的体验。”
5月15日,记者来到了慕名已久的木脚村,去探访这里的共享农场。下午2点左右从通道县城出发,大概20多分钟的车程就到了木脚村。
途中山间公路虽蜿蜒,却平坦,下午暖暖的阳光洒在身上,呼吸着有着山里独特味道的空气,好不惬意。
“共享农场总面积为80亩,规划为菜园认领区、养殖场认领区域、花园认领区域、儿童乐园等4个区域 。“吴菊凤告诉记者,这个共享农场从去年12月开始推出,按照每一块30平方米来进行划分,目前已经被认领了600多块。
据了解,使用共享农场的消费者一年只需600元就可以认领30平方米的土地,消费者可随时到农场亲自参加劳作,农场收获的农产品全部归消费者所有,并通过乡村驿站可定时为消费者送到县城指定地点。“共享农场”对消费者认养的农作物或家畜建立档案,严格按照约定标准进行生产。农场内所有区域安装溯源监控系统,消费者可随时随地用手机登录智慧党建平台APP查看自己认领土地上农作物、小动物的生长情况。
走在农场里,记者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每一块被认领的土地前都插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主人的名字还有消费者自己取的“地名”以及想种的东西。“卓越农业”,“四月蔷薇”,“平凡人生”……各个“地名“显示着每个人的创意,在生机勃勃的土地上显得格外有趣,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块共享农场里得到和谐相处。
吴欣是县委组织部的一名干部,她的地取名叫做“冰冰小爱菜地”。“这个名字是我孩子取的,只要周末有时间,我都会带孩子过来。”吴欣告诉记者,她和孩子都很喜欢这块共享农场,不仅能体会到劳作的乐趣,还能吃到自己种的原生态的蔬菜。
“去年,通道县全面启动集党务、政务、村务、商务、社会服务‘五务合一’的智慧党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木脚村是第一批试点村之一。借着智慧党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东风,我们村乘势而上,成立村公司,积极探索开展‘三权’促‘三变’的村企合一改革。”吴菊凤说,“‘共享农场’项目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一个新兴的产业项目。”
共享农场由木脚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与农户(特别是贫困户)通过“五股分红”(扶贫股10%、人头股25%、公益股10%、管理股25%、发展股30%的“五股分红”模式)建立利益链接。
今年50岁的吴远良是共享农场的管理员之一,是村里的贫困户,之前自己种了一些蔬菜苦无销路。“我算是‘老庄稼汉’了,但是以前单兵作战,现在有了强大后盾,村里还送我去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吴远良笑着说,“现在每个月能得两三千块钱,年底又还有分红,这日子那可是比以前过得舒服多了。”
“每天看着这些作物茁壮成长,最后收获,这是我最大的乐趣。”吴远良说,“我很希望在这个共享农场能一直做下去,农场也越来越壮大。”记者从聊天中感受到了这位皮肤黝黑、朴实无华的农家人身上对于土地打从心底的热爱之情。
离开共享农场时,记者看到了在木脚村的小河旁有一块类似公园的地方。“我们村子的很多人吃过晚饭后会在这个平坝里散散步,聊聊天,有时候也会开展一些活动。有些村民还会早起跑步锻炼。“吴菊凤说。
来源:湖南工人报
作者:鲁通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m.tongdaonews.com/content/2019/05/28/8336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