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通道转兵(新韵)
一
红旗漫卷风云涌,军策谁能胜润公。
长纵罗霄掀赤浪,征师湘赣斗苍龙。
通天有力除危恶,道法无拘避险凶。
转战贵州离困境,兵驱陕北建奇功。
二
阴霾密布烽烟起,冷月霜天又远征。
赣水苍茫掀恶浪,湘江浩渺舞毒龙。
师出桂北拨云雾,剑指黔东沐曙风。
通道转兵拍案定,三军将士仰毛公。
浪淘沙令•通道转兵
征旅漫硝烟,历尽辛艰,湘江血战朔风寒。
三万红军何处去?生死攸关!
前路虎狼盘,迷雾遮天,拓开通道扭坤乾。
挥舵转兵施伟略,力挽狂澜!
鹧鸪天•瞻仰梨子界红军烈士墓
疲旅征驰遇白军,梨子界上战烟熏。
凝冬萧瑟悲寒月,危岫凄惶叹乱云。
鲜血洒,壮心存。昂然无悔啸红尘。
今朝且把花篮祭,后世几人能识君?
满江红•红军魂
寒雨潇潇,风云卷,江河呜咽。
长跋涉、敌兵追堵,战尘凄烈。
血洒征途荒野卧,胸怀信念军心铁。
历艰险、踏破万重山,惊天阙!
担大义,倭寇灭。民心向,兵灾绝。
华夏江山定,金瓯无缺。
几许春秋留赤胆,何缘将士抛青血?
看吾辈、当跃马扬鞭,朝前越!
注释:
①通道转兵: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共八万六千多人,从福建的长汀和江西的瑞金、于都出发,开始长征。在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后,红军锐减到三万多人,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央红军几乎濒于绝境。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已被军委撤职的毛泽东极力要求中央领导召开紧急会议,研究行动方针。十二月十二日,在通道会议上,中央领导绝大多数同志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放弃从通道北上,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实行了伟大的战略转兵,从而使中央红军甩开强敌,化险为夷。
②润公,毛泽东字润芝,被人尊称为“润公”;毛公,即毛泽东。
③梨子界红军烈士墓:1934年12月10日,中央红军长征经过湖南通道与广西龙胜交界的梨子界时,遭遇广西军阀及国民党地方武装的阻击及敌机轰炸,二十多名红军指战员牺牲,战斗结束后,当地瑶族群众将红军战士遗骸就地集中埋葬。新中国成立后,当地党组织在此修建了烈士墓和纪念亭。
作者简介
吴能夫,侗族,湖南通道人,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湖南省作家协会、湖南省侗学研究会、湖南省诗词协会、湖南省楹联家协会会员,怀化市诗词楹联家协会理事,通道侗族自治县诗词楹联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曾在《贵州民族研究》、《少年儿童故事报》、《少年文学报》、《传奇故事》、《诗词之友》、《中国作家》等50多家报刊发表侗学研究论文、文学评论、童话故事、小说散文、诗词(新诗)楹联、电影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作品,入选10多种诗文选本,院线电影《通道转兵》原创编剧,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文学奖项。
来源:通道融媒
作者:吴能夫
编辑:陈基健
本文链接:http://m.tongdaonews.com/content/2021/04/09/9168979.html
热门评论
打开e通道,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