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师者之光】粟瑞:用“爱”浇灌每一个山区孩子的梦想
2023-09-13 22:29:50 字号:

通道融媒9月13日讯:粟瑞,独坡恩美完小教师,2021年9月从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走上了三尺讲台,经过一年的磨炼,他主动要求担任班主任工作。带着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忱,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将自己的坚守与青春谱写成山区孩子的成长篇章,用博大的爱心和执着的追求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初心与忠诚。

用“心”管理,营造和谐班风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点”亦是“难题”。山区学生留守儿童占比多,彼此心理都较为敏感,孩子之间容易产生矛盾,粟瑞到独坡恩美完小接管的第一个班级便是如此。但他明白,要想营造和谐班风,班级管理实现有序化、规范化才是关键。既然孩子们抵触老师的管理,那就尝试让他们自己来管理自己。秉承着“人人参与”的班级管理理念,粟瑞着力强化班级班干的培养和建设,让学生在提升组织能力的同时学会自我管理,如鼓励学生自主组织班级活动、设立值日班长制度等,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切身体会到自己是班级里的一份子,以此营造融洽的班级氛围。

不仅如此,打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也是粟瑞在优化班级管理上的重点之一。粟瑞创新建立互帮互助制度,通过开展“一帮一”等活动,鼓励成绩好的同学主动帮扶学困生,外向开朗的同学帮扶内向沉默的学生等,让学生在互相帮助中得到进步与成长,班级学习氛围也得以进一步提升。

有心人,天不负。在粟瑞的带领下,他所带的班级有了质的转变,不仅一跃成为全校班纪班风的优秀典型,更先后在全县第七届建制班合唱活动及校运会上荣获第一名,并获得学校“书香班级”荣誉称号,和谐的班级氛围有目共睹。

从“爱”出发,用心感化学生

在粟瑞的教学理念中,“爱”始终是所有工作的核心。成为教师以来,他始终秉承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理念,对每一个学生、每一堂课都予以热爱与尊重。由于经济条件和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山区的孩子往往缺乏高质量的教育机会和支持,性格相对会变得容易自卑、焦虑及敏感,需要更多的关心。因此,在学习上,粟瑞仔细了解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长处,尤其是对“后进生”“调皮生”,他更是给予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积极提问,课后为他们复盘辅导。对学生身上的变化与问题,他总是能敏锐地察觉,循循引导,了解学生的烦恼难处,为他们排难解忧。

无论多么“调皮”的学生,经过粟瑞的悉心教导后,学习习惯都逐渐转变,成绩也逐渐得到提升。在粟瑞刚担任班主任的时候,班上有这么一个男孩子,学习态度积极,文体成绩优秀,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眼中的“好表率”。但因父亲的突然病逝,他一时无法承受这么大的打击,整天沉浸在悲伤中、沉迷手机,对学习的集中度大不如前,成绩也就此一落千丈。作为孩子的班主任,粟瑞感到非常可惜,多次上门家访,与家长商谈如何疏解孩子的心结。同时,他还与其他任课老师轮流与孩子面对面谈心,耐心倾听孩子的所思所想,为他指明未来应该要走的方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了解决,学习热情也变得高涨起来,最终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执“严”教学,提升课堂质量

山区学校学生多,教师少。而恩美完全小学地处离县城近两小时车程的乡村里,位置偏僻,学校规模、硬件设施及教学条件都较为落后,教师资源更是少之又少,学生能享受的教育质量远远比不上城里,这里的老师往往需要兼任多个科目,即使这样,粟瑞所带班级的成绩却始终名列全县农村学校的前茅。

教学上,他及时把握课题改革动向。为了能跟上新课标改革的脚步,粟瑞积极搜集不同教材,努力钻研教材新内容及课标新方向,了解学科发展趋势,让山区学生能更贴近当下社会所倡导的教学重点与方向。

课堂上,他从学生的特点出发,重视基础,精讲精练,努力做到循序渐进,通俗易懂,让山区的孩子能更好地理解与接受知识。他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案,只为直接切入重点,提升课堂质效。他坚持每天早到迟退,利用课余时间耐心为学生解答问题,并就他们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扩展,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参加工作以来,他所教班级的学生数学成绩十分优异,受到学校与家长的一致肯定。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及班主任,粟瑞始终坚守工作本心,用“爱”育人,用“心”倾听,力求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未来,他也将继续扎根山区,服务一线,抓好班纪班风,着力提升教学,用自己的行动去点亮更多山区孩子的梦想。

凭借对学生的真诚关爱与突出的工作能力,粟瑞曾多次获得“老百姓满意教师”“优秀指导老师”“班主任组织协作奖”等荣誉称号,2023年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

来源:通道融媒

作者:县教育局

编辑:李央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