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通道:织密城乡管理网格 筑牢交通安全屏障
2023-05-18 18:34:13 字号:

通道融媒5月18日讯:我县通过构建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网格联动机制,以“小区、城区、景区”三区为抓手,开展文明交通示范创建及宣传,做到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推动全县共管共治落地落实。

2022年,我县以金水岸小区为试点,深入开展交通安全文明示范小区创建工作,以党建+红色物业+交通安全自我管理的全新组合,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形成“主体在镇、管理在社区、落实到小区、具体到楼栋”的基层治理模式,组建打造了一支由小区联合党支部党员、社区民警和“五员”构成的小区交通安全管理队伍,开辟了一条“党建引领,服务群众,安全到家”的新路子。

“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管理力量和履职能力,每年道安办、交警至少对小区‘五员’和物业进行两次专业培训,颁发交通劝导员聘书和劝导证。物业则对管理员、保安履职交通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考核。”金水岸小区联合党支部第一书记杨秀军说道。

同时,金水岸小区在全县小区内率先推行“共享头盔”,制定文明公约,实行“物业管交通、业委会自治”,推出优秀楼栋评选,业主遵守交通规则纳入评选标准,进一步激发了小区业主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和争创先进的荣誉感。

“我觉得我们小区的管理很好,交通秩序井然有序,交通安全有保障,作为业主我觉得非常有安全感、幸福感。”金水岸小区业主杨清月说道。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东廊桥头路口作为核心路段,已经成为全县交通流量最大的路口。立足该路口交通实际,利用其场地宽阔的特点,着力打造“文明交通示范路口”,将之作为全县交通安全现场教育的阵地,不断推动交通安全劝导、交通执勤执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工作做优做实。目前,在交警、志愿者等多部门的组织及协助下,劝导活动已组织百余场,受教育人次达1万余人。

“也让他们穿上我们交通劝导的服装,参与到交通劝导活动中来,直到他找到下一位不文明的交通参与者才可以离开,用现身说法的形式,增强他的体验感,提高安全意识。”县公安局交管中心民警唐笛说道。

在该路段已建成全市第一套驾乘摩托车未戴安全头盔抓拍系统和交通安全宣传专用电子屏。在重要时段,该路段电子屏全天候滚动播放交通安全宣传视频等内容,使广大交通参与者时刻都能接收到最全面、最及时、最快捷、最接地气的交通法律法规知识和交通资讯。对于被抓拍的人员,在电子屏和其他媒介上予以滚动播放曝光,并依法进行处罚。

在芋头村,道路交通安全已写入“村规民约”,并由村民委员会、村道德评议会牵头,在款约之下另设文明交通考核办法,落实到寨、到户,推行“红黄绿”三色管理,推动村民自治,并定期通报、落实奖惩,努力培育交通文明乡风。不仅如此,县整治办着力将该村打造为民俗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一张耀眼名片,不断深化“寨佬说法、鸣锣喊寨、多嘎多耶”等特色宣传教育方式,真正将交通安全讲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我拿琵琶来唱歌,男女老少都仔细听,大家同我来谈一谈,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是交通法。”双江镇芋头村村民杨通生说道。

完善基层治理网络,充分发挥芋头村劝导站一站多能的特点,逢赶集日、重大活动、传统节庆和婚丧嫁娶集中时段,党员干部、村组长网格员、劝导员、保险代办员对群众和游客进行交通安全劝导,让交通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要戴头盔系好安全带,要是不带上头盔,我们一般都不出门,我们骑车小孩也会都带上头盔。要是没带头盔忘记的话,那里有摩托车头盔可以借,到时候回来又还给他们。”双江镇芋头村村民杨仕莲说道。

近年来,我县结合本地红色圣地、侗族聚集福地、全域旅游胜地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实际,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形成全民参与的“大交管”格局。

目前,我县的安全头盔佩戴率、安全带使用率、违法劝导率、机动车投保率和检验率均达100%。

来源:通道融媒

作者:赵伦 吴芝萱 杨通智 粟勇主

编辑:王盼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