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两会进行时丨聚焦两会 热点直击①
2024-12-19 19:56:33 字号:

通道融媒12月19日讯:群策群力谋发展,建言献策绘蓝图。两会期间,来自全县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肩负着全县人民的期盼和重托出席盛会,聚焦全县百姓关注,共谋发展大计。

群众身边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每一个建议和提案,都是代表、委员们为民发声的表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更体现了人大、政协履职尽责,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的初心和使命。

加快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夏华:

全县两会的胜利召开,吹响了奋力谱写新时代通道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集结号。县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县委“四县”建设目标,凝心聚力、务实创新,加快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忠诚之志坚守“人大定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上坚决有力、见行见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始终与县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二是以进取之态展现“人大作为”。坚持把改革创新的基因注入到人大工作各方面。持续做优立法、做精监督、做准决定、做好任免,确保人大工作各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的声音,使之更好地凝聚共识、助推落实、体现民意。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做实代表工作,对县委决策部署和人大确定的工作,盯着抓、不放松、见成效。

三是以为民之心彰显“人大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做实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联系、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贯穿始终,促进人大工作与人民意愿高度契合。

四是以为政之本树好“人大形象”。坚决扛牢常委会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一如既往坚持严的标准要求、实的作风举措,全力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干部队伍,在提升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中展现忠诚履职、干净担当的人大良好形象。

围绕红、绿、古三张旅游名片打造通道特色文旅IP

县人大代表 钱俊宇:

今天上午认真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整篇报告站位高、容量大,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非常符合通道的实际。作为一名乡镇基层人大代表,我备受鼓舞,尤其是报告中提出的“围绕红、绿、古三张旅游名片,打造通道特色文旅IP”,让我对县溪镇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为了推动会议精神在县溪镇落地,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四县”建设目标,立足县溪实际,抓好历史机遇,用好、用活、用全政策红利,以“全国红色文化旅游打卡地”统揽镇域经济发展,切切实实让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再上新台阶。

一是打造培训品牌,实现抱团发展。以通道转兵红色资源教育中心建成投用为契机,引进优质市场主体,融合通道转兵红色资源教育中心、通道转兵纪念馆、恭城书院、红军街等资源,全力打造“通道转兵”红色教育培训品牌,与韶山、遵义、延安、井冈山等全国知名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抱团”发展。

二是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接待能力。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争取消除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串联形成广西、湖南、贵州长征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完善“集镇-通道转兵纪念馆-恭城书院-兵书阁红色文化体验园”红色文旅线路配套建设,推进集镇道路基础设施、河西路灯及街道美化亮化提质改造、集镇污水管网改造等项目建设,提升景区道路、通信、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环保公厕、旅游标识、安全救护等配套设施,以2024年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举办为契机,进一步打响“全国红色文化旅游打卡地”品牌影响力。

三是丰富旅游业态,助力富民增收。加快县溪镇文旅综合体项目开发,提质“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深挖红色IP,打造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红色情景剧,开发“红色文化+红色夜游”体验式项目,打造“红色+绿色”主题的周末或小长假“自驾游”“微度假”“慢旅行”等新方向,推进星级民宿、星级乡村旅游点、家庭农场建设。以钩藤、黄精、淡竹叶、元胡、优质稻、油茶、黄金茶、白茶等产业为基础,推进红色文旅与农业产业、农耕文明深度融合发展,以“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实现政企共建、村企共富、多方共赢。

贯彻县两会精神,奋力"四县"建设,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

县政协委员 张才艺:

《政府工作报告》为我县今后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绘就了美好蓝图。作为一名来自特邀界的政协委员,深感重任在肩,我将立足岗位职责和万佛山镇实际,服务“四县”建设,树立新形象、展现新担当、干出新作为,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进“玉带河中药谷”项目建设。玉带河中药谷项目作为通道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重点项目,以“中药材+侗族文化+生态康养”为三大核心主题,从“一县一品”“一心一廊”“一路一景”“一平台一团队”四个方面统筹规划产业发展思路。我们将立足实际,不断加强与中南大学、中林集团等校企合作,积极打造下乡村中药材康养片区,建设成集医疗、康养、旅游为一体的中药文化养生园。

二是不断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在现有6700余亩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基础上,合理布局种植区域,全力推动下乡蛇冲钩藤基地、落雨冲农达公司黄精种植基地、溪上山银花种植基地、石岩博思特青钱柳基地等五大中药材基地建设,以“基地+主体+市场”发展战略,实现万佛山镇全域种植中药材万亩的目标。

三、着力做强中药材精深加工。以中药材全产业链提升为主攻方向,开发钩藤、黄精、青钱柳等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配方颗粒、现代中成药、功能保健品和药食同源食品等产品,积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贯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全力提升中药材全产业链价值。

来源:通道融媒

作者:吴笛尔 黄超俊 吴阳

编辑:李央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e通道,参与评论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