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推普引千客,兴旅展侗韵:湖南大学暑期实践团队以语言助推通道侗乡文旅工作
2025-08-19 10:29:51 字号:

通道融媒8月19日讯:近日,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湖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通道开展“语言助推文旅”主题调研活动。聚焦普通话推广与侗语传承在文旅融合中的关键作用,与当地文旅工作者深度对话,共同探索语言赋能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的创新路径。

1.jpg

“在通道文旅产业发展进程中,普通话是基本技能,侗语是加分项。”县文旅广体局旅游发展事务中心主任石小玉介绍,“新一代文旅从业者基本实现普通话普及,并积极运用侗语增添游客体验趣味。”

实践团队深入调研了侗语在文旅场景中的生动实践。他们敏锐观察到,普通话的普及并未削弱侗语价值,其角色正从“沟通工具”向“文化核心”升华。石小玉提到:“2025年7月11日通道县举办的‘侗听音乐会·不一样的侗寨’活动,便是通过侗族大歌这一语言艺术形式,以其婉转悠扬的曲调吸引游客、传播侗族文化,成为侗族文化传播的典型范例。”实践团队成员运用专业知识,记录、转写部分侗族大歌及侗语例句,从语言形式的角度出发,为侗语及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新的思路与助推材料。

2.jpg

同时,通道探索在盛大节庆活动中实行“双语主持”模式,普通话主持人确保信息精准传达,侗语主持人拉近与本地民众的情感距离,并在文化展示环节发挥核心作用。这种双语并行模式,不仅解决了沟通效率问题,更将侗语及其承载的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旅游体验,成为文化传承与推广的创新载体,为探究普通话推广与民族语保护在实践中达到协同发展提供了宝贵实例。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湖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指导老师彭建国表示:“通道文旅工作者用普通话架起联通外界的桥梁,用侗语守护文化根脉,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此次调研,不仅深化了湖大学子对语言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地方发展的理解,更通过详实的案例采集与专业分析,为通道探索普通话与侗语和谐共生、相互促进的文旅发展模式贡献了高校智慧。”

3.jpg

在通道的实践中,语言真正化身为连通历史与现代、本土与世界、经济繁荣与文化传承的“未来之桥”,校地携手,正共同唱响侗乡文旅融合的崭新乐章。

来源:通道融媒

作者:李冰艳 陆滢 周晨 舒中满

编辑:李央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